![](/Files254/BeyondPic/2017-4/21/20170421090455245.jpg)
4月18日,天水市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fù)中心9名技術(shù)人員,開始對天水民俗博物館(南宅子)古建筑木構(gòu)件進行病蟲害防治和處理維護工作。
這是繼2013年對南宅子建筑病蟲害程度的全面調(diào)查開始,2014年對部分院落門板、檐柱、根雕、匾額等大面積進行蟲害治理;2015年對古建筑梁架上木椽蜂的治理,病蟲害的破壞均得到有效的遏制。此次通過對南宅子工作人員了解以及實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檐柱、檐枋等木構(gòu)件上還有不同程度的病蟲破壞。由于到了春末夏初季節(jié),木椽蜂出現(xiàn),氣溫和濕度又適宜于各類病蟲的繁殖,因此需要及時進行殺蟲防護工作。
![](/Files254/BeyondPic/2017-4/21/20170421090509667.jpg)
木材縫隙是病蟲生存繁殖的最佳場所,因此首先要對木構(gòu)件進行清理除塵。用刷子將木柱縫隙中的灰塵掃出同時用吸塵器吸;其次,將木材殺蟲劑倒入燒杯將濃度用水調(diào)至50%,裝入噴壺,均勻噴灑在木構(gòu)件上;為了減緩藥劑在空氣中揮發(fā),使其向木材縫隙內(nèi)擴散起到有效殺蟲的作用,需再用保鮮膜將檐柱噴藥處包裹;最后,為了方便記錄和觀察,在標簽紙上寫下進行殺蟲防護的日期和時間并貼在相應(yīng)的木構(gòu)件上。
![](/Files254/BeyondPic/2017-4/21/20170421090523801.jpg)
木椽蜂是古建筑木構(gòu)件的主要殺手之一,而對它的防治工作也是古建筑保護的難點,治理也比較困難,主要以人工捕捉為主,化學(xué)防治為輔。
木構(gòu)建筑的病蟲害破壞具有易反復(fù)、難根治的特點,因此除了定期進行殺蟲防護外,還需在日常工作中予以充分的重視。
![](/Files254/BeyondPic/2017-4/21/2017042109053518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