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市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3名工作人員對南宅子木構件病蟲害防治與保護工作進行前期調查,為以后進一步殺蟲工作收集數據。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這里的檐椽、檐枋等木構件,受到了不同程度受到病蟲害影響,急需要進行治理和預防保護。
![](/Files254/BeyondPic/2017-4/18/20170418103917791.jpg)
通過南宅子工作人員的了解得之,自氣溫回升以來,在幾處民居各院落屋檐下均發現有大量木屑,清理后第二天又會出現。根據木屑的痕跡我們發現,古民居檐椽多處出現直徑約為1cm大小的孔洞,并且不時可看到有體型較大的昆蟲出入孔洞,在每次出入的過程中,都會有木屑灑落而下。通過我們進一步的確認,這種昆蟲為木椽蜂,又名木蜂,屬中、大型蜂類,一般出現在春末夏初季節,喜歡鉆蛀建筑木材對木材、年代久遠的木結構老屋以及一些保護不力的歷史古跡,鉆蛀孔道、筑巢產卵、蜂卵孵化后,幼蟲在木材中鉆蛀取食。由于孔洞多,損害房屋木結構、建筑等危害很大,嚴重時會導致古建筑的坍塌。木椽蜂是古建筑木構件的主要殺手之一,而對它的防治工作也是古建筑保護的難點,治理也比較困難,所以需要在日常維護工作中予以充分的重視。
![](/Files254/BeyondPic/2017-4/18/20170418104404506.jpg)
天水市博物館將針對此次出現的木椽蜂情況,根據以往經驗采用人工捕捉和化學殺蟲相結合的方法,以達到驅除蟲害的目的。同時為了達到長期的防治效果,在進行殺蟲防治工作后,將定期驅蟲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補救處理。
![](/Files254/BeyondPic/2017-4/18/20170418104420670.jpg)
近年來,天水市博物館對南宅子古建筑病蟲害的成功預防與保護成效顯著,胡氏民居北宅子的負責人員也邀請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同期對北宅子木構件病蟲害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