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了解古人祭祀文化
天水市博物館舉辦清明節專題社教活動
![](/Files254/BeyondPic/2017-4/6/20170406031145166.jpg)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清明祭祖這一習俗,負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它早已深植于本民族的精神情感與文化思想之中。4月4日,清明節由天水市博物館舉行的“清明祭祖——了解古人祭祀文化”社教活動有30多位師生參與,活動旨在讓祖國的下一代通過紀念祖先的崇高人格和豐功偉績,鞭策我們不斷完善自身,以尋求更高的文化價值理想。
![](/Files254/BeyondPic/2017-4/6/20170406031208507.jpg)
本次“清明祭祖——了解古人祭祀文化”活動于清明節當日舉辦,活動迎來了天水市翱翔教育培訓班的30多名師生積極參與。根據活動流程,首先由主持人張婭宣布活動拉開序幕,天水市博物館講解員李媛耐心為大家講解了古代的祭祀流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在學校老師的組織下孩子們表演了舞蹈《燃燒的蔬菜》、詩朗誦《我的中國夢》,以表達參加本次活動的喜悅之情。之后在伏羲廟祭祀司儀梁軍老師與接待服務部田野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在伏羲廟中院及先天殿舉行傳統拜謁祭祖儀式,通過給全體師生贈送披帛,學生代表宣讀祭文,于中院敬香、敬獻花籃,先天殿中行三鞠躬禮祭拜人祖等傳統正規祭祀流程,切身感受傳統祭祀文化。最后孩子們在講解員李媛的帶領下參觀游覽了伏羲廟,深入了解人祖伏羲,為本次文化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Files254/BeyondPic/2017-4/6/20170406031232731.jpg)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天水作為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有責任也有義務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祭祀文化。荀子曰:“下以教誨子弟,上以事祖考。”當我們虔誠祭祀祖先時,通過對祖先高貴品德的贊頌,則會潛移默化的恪守倫理道德;通過對先祖的人格與能力的贊揚,告訴自己以及子孫后代要見賢思齊;通過對先祖拼搏奮斗的精神的弘揚,懂得稼墻之艱難,從而笑對坎坷,面對人生更加堅強、努力和從容。以本次清明祭祖活動為原點,讓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不負祖國重望。
![](/Files254/BeyondPic/2017-4/6/20170406031245936.jpg)
活動現場
![](/Files254/BeyondPic/2017-4/6/20170406031302221.jpg)
活動現場
![](/Files254/BeyondPic/2017-4/6/20170406031318913.jpg)
活動現場
![](/Files254/BeyondPic/2017-4/6/20170406031331674.jpg)
活動現場
![](/Files254/BeyondPic/2017-4/6/2017040603134659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