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4/BeyondPic/2017-3/3/20170303105759464.jpg)
3月3日,由天水市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主辦的“走進西域——新疆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如期在天水市博物館隆重開展,在市博物館陳展宣傳部努力工作下,124件新疆館精品文物的從協調文物、展覽策劃、布展等方面,達到我館展覽的新高度。
![](/Files254/BeyondPic/2017-3/3/20170303105843310.jpg)
陳展宣傳部在接收這批文物后,在短短的3天內加班加點,按照展覽大綱和方案,圓滿完成了布展任務。其中,錢幣利用亞克力支架,前面加放大鏡的展覽方法,讓一枚枚直徑不到2厘米的錢幣,觀眾可以在展柜前清晰地看到錢幣上的圖案和文字;特別是對一枚金幣的展出,采用直板和斜面加凹底的方法展出,讓文物既安全又美觀;在對殘損陶器文物展出中,他們通過定制支架、尼綸線加固等方法,在保證了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達到了展覽的最好效果。一位看過展覽的觀眾說:“天水市博物館能夠把這次臨時展覽,布置出基本陳列一樣的效果,在全國并不多見!”
![](/Files254/BeyondPic/2017-3/3/20170303105922380.jpg)
完美的展覽來源于辛苦的勞動的汗水,為了辦好展覽,陳展宣傳部主任張建軍,無數次與新疆博物館聯系,在展覽前從文物的特點和展覽策劃、展出方案等多次進行了修改和篩選,館員馬玉蕓從圖錄策劃和制作,進行了超過百次的溝通與修改。在接收文物后,他們連夜開始展覽布置工作,看到預設的展臺和支架不能滿足人物展出物,第二天夜晚6時多,他們緊急從西安定制亞克力支架和托架50多件,第三天晚上8點多到貨后,他們顧不吃晚飯加班布置文物,當最后一件文物上架后,已經是深夜11點多,這時他們才想起忘記了吃晚飯。特別是館員王卓,在布展中躺在不到一米寬的展柜中,連續工作5個多小時,體現了天水博物館人對工作的敬業和熱愛。
這次展覽是天水市博物館第一次舉辦大型綜合性文物展覽,其中文物多達124件,特別是國家一級文物有21之多的情況下,陳展既保證了文物的安全,又達到了美觀和清晰的展覽效果。被人稱為展覽效果最好,布展效果最好的一次文物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