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農歷正月十五日)上午,伏羲廟戲樓前青煙繚繞,古樂悠悠。伴隨著羊皮鼓“咚咚”的樂曲,中國最古老的祭祀儀式——開山攢神儀式正在這里隆重舉行。楊朝水等6位祭司身著傳統服飾,邁著神秘近乎癡狂的舞步,為廣大群眾展示了這一傳統而又神秘的祭祀儀式。
開山攢神是我國保留最原始的一種祭祀形式。早在新石器時期,人們就有巫師攢神的習俗。起初,開山攢神主要用來祭祀帝天皇土和人文先祖。經過歷代傳承,延續至今。開山攢神是西北地區現存最古老的祭祀形式之一,也是人們世世代代相傳的一種祭祀文化。
天水伏羲廟舉行的開山攢神的內容主要有“請、祝、祭”三個方面。“請”就是通過跳神、舞蹈和開山的辦法,告知所有神廟打開大門準備請神,將八方神靈請到祖廟——天水伏羲廟,來朝拜伏羲;“祝”就是通過開山形式告知各路神靈,護佑華夏大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祝愿人民富裕安康;“祭”是通過攢神儀式召集各路神仙和黎民百姓前來人祖廟祭祀祖先,祈求社會和諧發展,人民幸福安康,天下泰平,五谷豐登。
祭司或司祭,又稱祭師,是指在宗教活動或祭祀活動中,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臺上為輔祭或主祭的人員。根據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認為具有不同程度的神圣性。在古代,無論是在實用的社會職能還是神秘的宗教層次,祭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當天,楊朝水等6位祭師表演的開山攢神儀式,在古老的祭祀音樂和舞蹈中,他們一邊跳舞、一邊演唱,整個活動持續約2個小時后完成了“請、祝、祭”三項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