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21/BeyondPic/2010-11/27/871_fe063523_a3eb_4da2_be69_9b9016fb4bf8_0.jpg)
搜狐體育訊 在經歷了15個比賽日后,在廣州舉行的第16屆亞運會477枚金牌已經全部找到“歸屬”,除中國代表團199金破20年紀錄再創單屆奪金歷史新高外,29個國家或地區收獲金牌也創造了一個新紀錄。微博熱議>>
中國獨大再創歷史新高 韓日次席之爭無懸念
1990年北京亞運會毫無疑問是亞運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在此前一屆首爾亞運會上中國代表團是以1金的微弱優勢險勝韓國鎖定金牌榜頭名位置,到了北京亞運會中國代表團創當時紀錄的拿下了183金遙遙領先,并且自此之后中國代表團屆屆金牌數過百,且領先優勢巨大。本屆比賽也不例外,中國代表團在各個賽場捷報頻傳,瘋狂奪金。最終將金牌總數定格在了歷史新高的199金,占了金牌總數的41.7%,比四年前多哈時相比有約3個百分點的提升。
中國28年、連續八屆雄踞榜首位置沒有懸念,次席之爭同樣如此。原本預設的日韓之爭從一開始便失去懸念,韓國代表團的發力和日本代表團的疲軟形成鮮明對照。韓國代表團在達到預期的同時,日本則未能完成力爭第二、欲搶60金的賽前目標。究其原因在于兩國重視程度的差異。
由于下屆亞運會將在韓國仁川進行,因此韓國代表團提前進入狀態,在重獎、免兵役等一系列獎勵機制的激勵下,韓國選手在射擊、柔道項目上大幅提升含金量。與之相比,日本不僅被中國甩開很遠,現在和韓國的差距也變大了,按日本官方的說法:“形勢很嚴峻!”
奪金面擴大澳門有突破 伊朗雄起反超中亞狼
從金牌分布來看,此次共有29個國家和地區奪得了金牌,36個國家和地區有獎牌入賬。在奪金國家的數量上比多哈亞運會時多了2家,但獲得獎牌的國家卻減少了3個。由此本屆亞運會設項達到了空前的42個設項,因此也給了許多國家奪金的機會,像中國澳門、孟加拉國都在廣州奪得了各自在亞運歷史首金,印度和西亞國家更是不斷在進步。
不過中間集團的數量卻在減小,多哈亞運會時獲得8金到25金的國家和地區有10個之多,這一區間的代表團共拿下了110枚金牌,而本屆比賽這一區間的數量縮減到了8個,拿到的金牌總數也相應減少至104金。之所以如此,與中韓兩強瘋狂掠金有一定的關系。另外在這一集團中,伊朗超越多屆占據第四名位置的哈薩克斯坦搶占了該集團的領先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伊朗所獲的20枚金牌中有19枚是男子選手贏得的。之所以如此,除伊朗多點開花外,也是因為哈薩克斯坦在射擊方面的大退步。至于獲得獎牌的國家減少,主要是像也門和斯里蘭卡這樣的體育小國“表現欠佳”。
中韓擔負破紀錄重任 大力士"低調"影響數量
“更高、更快、更強”雖然是奧林匹克精神,但對于亞運會這樣的綜合性運動會來說同樣適用。自1986年以來連續六屆亞運會都有世界紀錄產生,這一屆也不例外。本屆亞運會共2人3次超3項世界紀錄,1人1次平1項世界紀錄、1隊9人14次打破12項亞洲紀錄。與四年前多哈亞運會相比,從數量上有所減少。
破世界紀錄的兩個項目是舉重和射箭,分別是李萍在女子53公斤級破抓舉和總成績世界紀錄,以及韓國箭客金優鎮在射箭男子個人項目上的超越,另外射擊項目上中國槍手翟羽佳在男子10米移動靶比賽中平了世界紀錄。之所以數量減少,就是中國大力士們的“低調”,實際上多哈亞運會的5個新世界紀錄全部出自(女子)舉重賽場,而此次由于練兵等原因,僅有李萍一人完成超越。另外破亞洲紀錄方面,場地自行車6項,舉重1項,射擊1項,游泳4項。其中孫楊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項目上更是險破保持了9年之久的世界紀錄。
亞洲老大需正視差距90后掀青春風暴
本屆亞運會的多金王唐奕出生于1993年,同樣收獲4金的眭祿也是92年生人。中國軍團在本屆亞運會上一批90后小將可謂光耀廣州,前文提到的孫楊也是不滿19歲,另外射擊場上平世界紀錄的翟羽佳,在國際象棋項目上完成金牌零突破的候逸凡,在10米跳臺力壓火亮奪冠的曹緣更是只有15歲!廣州亞運會作為倫敦奧運會的“前哨戰”,我們確實看到了中國軍團年輕選手們的朝氣蓬勃,這批“90”后新軍的大放異彩是令人欣喜的。
當然在199枚金牌背后,我們也理應正視亞洲老大的身份。除14個非奧運設項外,在28個奧運大項上,中國可謂是有得有失。乒羽、體操和跳水項目捍衛了傳統榮譽,男女籃、女曲表現出頑強拼搏的精神和作風成功衛冕。女子手球實現亞運會金牌零的突破,第一次參加亞運會的女子水球隊奪冠,同樣是第一次參加亞運會的女子橄欖球隊也獲得銀牌。
不過在射擊、擊劍、柔道、藝術體操和田徑項目上,整體成績有所下降。中國手步槍大滑坡,田徑雖有突破但奪金項目過于局限性,并且中長跑的傳統優勢已經被競爭對手趕超。當然還有不得不提的三大球,男排、女足都創造了亞運歷史新低成績,男足則更是在外界一致不看好的情況下“不負眾望”的早早出局。(搜狐體育 陶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