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外宣辦8月16日訊(楊晨)近年來,面對城區垃圾清運量的快速增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為此,秦州區按照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的總體要求,建立完善生活垃圾無害化收運處理體系,積極推動環衛體制試點改革和模式創新,已初步實現生活垃圾一體化管理,城鄉衛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按照《秦州區城市生活垃圾制度實施方案》,秦州區相關單位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分工,細化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全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目前,垃圾收運體系日趨完善,處理設施數量和能力快速增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顯著提高。
![](/Files256/BeyondPic/2018-8/16/18081618282fc06b436b6bd0cd.jpg)
(天水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
位于秦州區七里墩水家溝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占地面積23.7萬平方米,自投入使用以來嚴格按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科學技術標準處理垃圾,按照過磅計量、分區傾卸、分層推壓、分層壓實、覆土、再壓實、噴藥消毒等工藝流程作業,目前實際日處理垃圾量為420噸,城區生活垃圾收集和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同時引進上海百暢銀實業有限公司建有垃圾填埋發電場,對垃圾堆體產生的沼氣經過預處理冷卻過濾后進入機組燃燒發電,產生的電超過10KV后,高壓輸送國家電網,日發電能力在1萬度以上,目前已累計發電1890萬度,累計處理沼氣2410萬方,實現生活垃圾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
![](/Files256/BeyondPic/2018-8/16/1808161847383f9e58049b1ddf.jpg)
(垃圾填埋發電場)
![](/Files256/BeyondPic/2018-8/16/1808161828d0d58f440c2a0a02.jpg)
(滲濾液處理場)
![](/Files256/BeyondPic/2018-8/16/1808161844331fb01f27ae3826.jpg)
(滲濾液處理樣本)
已建成的天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場,滲濾液處理采用兩級碟管式反滲透(DTRO)處理工藝,設計日處理垃圾滲濾液60立方米。其主要目的是實現污染物質與清液分離,使污染物質隨濃縮重新回到垃圾填埋場,污染物質的最終去除、穩定及礦化主要依賴垃圾填埋場的消納能力,有效保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下游居民用水安全,保護垃圾處理場周邊生活環境。
![](/Files256/BeyondPic/2018-8/16/18081618289a486310ee0334c4.jpg)
(雞兒嘴垃圾處理場封場處理工程)
為徹底消除玉泉鎮呂家崖雞兒嘴片區垃圾長期因簡易堆放對周邊環境和地下水資源造成的污染,秦州區啟動實施雞兒嘴垃圾處理場封場處理工程,并將其確定為全區“十二五”期間城市重點建設項目。該工程有場區生產生活輔助區、泉眼治理工程、截滲墻工程、封場構造及防滲工程、填埋氣收集及導排工程、滲濾液收集及處理工程、周邊環境綠化等九項工程。雞兒嘴垃圾處理場封場處理工程是西北地區首座封場工程項目,項目的使用有效地遏制了雞兒嘴垃圾對周圍土地、水體、大氣、土壤及生物群落的污染破壞。
![](/Files256/BeyondPic/2018-8/16/18081618470fb9f0e7293cbeb3.jpg)
今年,全區正積極探索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隨著城區環衛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生活垃圾設施建設逐年好轉、逐年優化,過去污水橫流、垃圾亂堆、蚊蠅滿飛的街頭舊景已不復存在。在青年南北路、龍城廣場、中華西路等城區重點區域安放分類垃圾果皮箱兩千多個,定期開展垃圾收集桶、果皮箱、手推車等垃圾收集設施清理工作。同時加快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步伐,將全區95%以上城中村、城邊村和城鄉結合部納入城市專業清掃保潔范圍。對城區所有露天垃圾散點進行依法取締,采用微型垃圾收集車定時上門收集、定點投放、配備衛生桶的方式,徹底解決過去垃圾在收集、存放、運輸環節的“二次污染”問題,實現廢物再利用、循環再發展的綠色生態理念,展示了全區干凈整潔、靚麗溫馨、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