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是甘肅省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世世代代扎根在絲路,奔騰在馬背,歌唱在草原。1萬多的人口傳承著刺繡、編織、說唱等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形式。本期《共話隴原》我們將和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瑪爾健的裕固族大家庭聊聊他們的“非遺”情懷。
美麗肅南了解一下?
![](https://img-xhpfm.zhongguowangshi.com/News/201809/GgsfshC007004_20180929_CBMFN0A016.jpg@640w_1e_1c_80Q_1x.jpg)
![](https://img-xhpfm.zhongguowangshi.com/News/201809/GgsfshC007004_20180929_CBMFN0A010.jpg@640w_1e_1c_80Q_1x.jpg)
![](https://img-xhpfm.zhongguowangshi.com/News/201809/GgsfshC007004_20180929_CBMFN0A017.jpg@640w_1e_1c_80Q_1x.jpg)
沒有文字,靠什么傳承?
瑪爾健:我們過去就是以民歌的形式,口傳很多故事、歷史,包括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民俗、禮儀、禮節,方方面面都在傳承這個脈絡。
亞羅格▪米道(瑪爾健的父親):裕固族文化傳承的這一塊,是我們的老人、前輩對我們的口傳特別重視,特別是我們這個家族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傳統家族,她很重視民俗的、傳統的、優質的語言和做法,生活的經驗,這方面我們是聽老人傳承下來的。我們沒有文字,在傳承方面還是比較困難,全是死記硬背口傳,這些東西再不傳承的話,可能就真的成為歷史了。
裕固族姑娘唱美聲,行得通嗎?
瑪爾健:我從2001年考上大學,后來工作,然后又考上研究生,一直到現在主要教的還是聲樂專業,其實一直在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很困難也很苦惱,作為一個裕固族的女兒,我更希望把我們裕固族的歌唱給更多的人,就想在這個基礎上去學習、去提高,但是行不通,我的老師告訴我,把美聲唱好一樣可以唱這些民族的作品。
特別有意思的就是我去塔吉克斯坦出訪的時候,要求我唱一首塔吉克斯坦的民歌,然后唱一首我們家鄉的民歌。塔吉克斯坦語言當時我們團里沒有人能學下來,這個重任就交給了我。一個星期,沒有文字資料,只有一個錄音,我很快就把它學了下來,而且對著他們全國的觀眾直播,當我唱完以后引起他們很大的共鳴,說你怎么可能唱得像我們自己國家的人在唱一樣,他們都不敢相信。其實當時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后來經過學習了解以后才知道,我們語言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些詞根或是語氣比較相近。所以這些東西也就無形之中更加地讓我覺得有這個使命,要把它做好。
繪畫中的“非遺”元素
主持人:作為裕固族的女婿,他們傳承下來的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讓您在創作當中有什么樣的靈感?
房建平(瑪爾健的丈夫):我從他們的民族中吸取了好多的元素,比如他們的服飾、他們的穿戴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在我的作品里有大紅大綠,實際上這里面細細地去觀察,還有中間色,中間色就是他們服裝上有紅色、綠色、藍色,還有一點點黃色。這個民族不光是對我繪畫產生了影響,實際上他們的家鄉在甘肅,在“一帶一路”上也是一個重要地段,他們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帶,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元素。
老傳承遇到新問題
主持人:因為時代在變,人的要求也在變。在您的大家庭當中,很多家庭成員都是搞文化傳承的,有沒有感受到這種變化的壓力,打算怎么做?
亞羅格▪米道:壓力還是有的。像我們這些服飾的樣式,特別是現在的舞臺服裝比較廣泛,做的不倫不類,不講究,我們感覺生氣。生氣歸生氣,沒有文字記載,沒辦法和人家溝通,人家沒辦法與你交流,這是一大困難。年輕人的想法也不一樣,有些人都不知道這些配飾是干啥的,實際性的東西他是不知道的。
瑪爾健:當然我們年輕人要接受新的東西,要有改良,只是這個改良一定要建立在尊重文化的、歷史的基礎上。如果亂改了,那還叫裕固族嗎?我們還有什么驕傲的資本給別人說我們的歷史怎么樣,我們的文化怎么樣。因為我們沒有文字記載,很多口傳心授的東西如果都不準確的話,怎么讓外面的人、更多的人去了解我們。
主持人:其實從你們兩位的身上我就可以看到新老之間的沖突和交替,叔叔說一定要堅持,但是你(瑪爾健)可以接受改良。那么有了這種沖突以后該怎么做,才能減少這種差距?
瑪爾健:我們不光要接過這個接力棒,還要去發揚、去傳承,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改良。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年輕一代,這些傳承者不斷地去深入了解。我相信裕固族的文化傳承和發揚會越來越好,通過一些影像和視頻,把優秀文化保留下來。現在條件好了,它的生存力也強了,有錄音就可以跟它學,它的宣傳力度就高了。
在保護“非遺”中如何讓老百姓增收
主持人:安部長,咱們裕固族的老百姓對于自己民族文化的保護,有些什么獨特的地方,政府又做了哪些具體的保護措施?
安秀梅:因為裕固族文化具有唯一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無論是縣委縣政府,還是老百姓,大家都對裕固族文化的傳承保護高度重視,民間保護的積極性也特別高。縣委縣政府通過不斷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加強對文化人才的培養、加大對文藝精品的創作、加強與外界的溝通交流等等這些方式來積極地推進裕固族文化的傳承保護。目前裕固族的民歌、服飾、婚俗,都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列入省級“非遺”保護名錄有10項,裕固族的文化也多次走出甘肅、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賀衛國:我們明花鄉是肅南地區唯一一個飛地,也是一個平川地區,而且明花鄉也是裕固族的聚居地,裕固族占全鄉人口的62%,比例也比較高,這個特點也有利于裕固族文化更好地傳承。我們每年5-10月份每月都舉辦一次群眾性文化活動,而且都是完全由群眾參與。通過這種措施,一方面是把裕固族文化很好地傳承,另一方面,通過文化交流把經濟也能帶動起來。
主持人: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結合這些元素以及資源,在推動旅游和帶動老百姓致富方面,有什么思考?
賀衛國:下一步,我們要更好地把我們鄉的“七彩”打出去,第二是把歌舞之鄉的品牌一定要打好,讓老百姓在更好的經濟平臺里發揮他們的作用,最終使老百姓增收。
![](https://img-xhpfm.zhongguowangshi.com/News/201809/GgsfshC007004_20180929_CBMFN0A011.jpg@640w_1e_1c_80Q_1x.jpg)
![](https://img-xhpfm.zhongguowangshi.com/News/201809/GgsfshC007004_20180929_CBMFN0A012.jpg@640w_1e_1c_80Q_1x.jpg)
![](https://img-xhpfm.zhongguowangshi.com/News/201809/GgsfshC007004_20180929_CBMFN0A013.jpg@640w_1e_1c_80Q_1x.jpg)
![](https://img-xhpfm.zhongguowangshi.com/News/201809/GgsfshC007004_20180929_CBMFN0A014.jpg@640w_1e_1c_80Q_1x.jpg)
裕固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