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 題:“黑暴”禍港何時休!——內地港人之“憂”與“痛”
新華社記者
“我十分擔憂香港的未來。黑色暴力不停止,香港社會受到的破壞和傷害將更加嚴重,整體經濟民生還會每況愈下。”談及修例風波發生以來的種種亂象,年近花甲的陳家亮說。
這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金融行業打拼30年,到深圳發展十余年,見證了香港背靠祖國成功應對風險挑戰、保持繁榮穩定發展的成就。然而,去年6月以來持續發生的激進暴力犯罪讓香港陷入持續動蕩,陳家亮憂心不已。
近日,多位在內地工作生活的港人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坦陳“黑暴”給香港市民造成的切膚之痛,對“黑暴”不斷損耗重創香港家園深表痛心憤慨。
“我們香港母公司有一塊業務是經營的士(出租車)買賣和出租,去年8月起因‘黑暴’嚇退游客,幾百輛車不能按期付租。”陳家亮說,老板免租兩個月與司機共度時艱,去年底仍出現大量車輛閑置,今年初車租削減四分之三,仍有幾百輛車沒有司機租用。公司已由往常每月賺幾百萬(港元,下同)變成虧損近百萬。
更嚴重的是,若“黑暴”持續,行業衰退將引起“的士牌價”下跌,造成公司資產減值甚至資不抵債。“母公司一旦結業,就可能帶動我所在深圳子公司被迫撤資。”陳家亮說。
沒完沒了的暴力活動令游客望而卻步,重創本地消費需求,嚴重打擊經濟景氣,減薪、失業的陰影籠罩許多香港工薪階層和他們的家庭。
在深圳開設物流公司的港人黃鵬說,每逢“黑暴”搞事,周邊沿線店鋪都要關閉,生意大受影響,“我有幾個做游客生意的朋友相繼結業,損失慘重”。“黑暴”還搞所謂“黃色經濟圈”,許多與“黑暴”意見不同立場的餐廳酒樓經營受到影響甚至關張,失業員工只能等待政府發放補助金救濟。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去年11月公布,自6月開始,97%的零售公司處于虧損狀態,逾半數虧損嚴重。這份調查說,若經營環境沒有改善,香港未來半年內可能面臨零售店結業潮及裁員潮。
今年3月17日,特區政府統計處發布數據顯示,香港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經季節調整的失業率升至3.7%,超9年來最高水平;就業不足率升至1.5%,為5年來最高水平。與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比較,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間,大多數主要經濟行業的失業率(不經季節性調整)均出現上升,建造業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出現相對明顯的上升。
“經歷大半年社會動蕩后,香港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經濟環境動蕩的沖擊。在這些因素疊加影響下,一些企業難以承受壓力,只能裁員。”畢業于北京大學后留校擔任行政教師的香港青年王栢榮說,放任暴力持續,將導致百姓日子更加艱難,香港經濟前景更加晦暗。
在年輕港人眼里,“黑暴”嚴重破壞城市形象、大肆制造社會撕裂,影響十分惡劣。北京大學湯姓港生說,寒假回港,見到家附近的磚頭都被挖出來當作施暴工具,深感痛心。上海復旦大學何姓港生說,返港時看見街頭一片狼藉,地鐵站護欄被損壞,墻上滿是恐嚇涂鴉,還有縱火痕跡,“一股恐怖的氛圍令人毛骨悚然”。
“我媽媽不會說粵語和英語,出門都擔心受到打罵傷害。弟弟讀小學一年級,被一些同學叫‘北仔’,所以放假時媽媽就帶他回內地。”出生于新來港人士家庭的初三學生小姜說,“黑暴”滋長了香港社會的仇恨對立,讓過去包容、祥和的香港變得面目全非。
“令人震驚的是,疫情期間仍有暴力分子在太子站、元朗等地聚集鬧事。要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時候,他們卻不顧病毒傳播風險,不顧他人健康安危,制造混亂,危害公共安全。”西盛投資董事、香港陜西青年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高博說,香港有很多國際業務,國際形象非常重要,“黑暴”擾亂經濟社會秩序,造成安全隱患,導致香港形象大大受損。這種負面影響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消除。
高博坦言,特區政府有意利用香港高校科研能力出眾和海內外人才聚集的優勢,打造國家級科創中心。然而,由于“黑暴”造成的不穩定因素,他身邊一些金融業者和科技人才開始考慮離開香港。對處于關鍵轉型期的香港而言,人才流失帶來的打擊會相當明顯。
“黑暴”禍港何時休!憂心、痛心之余,受訪港人紛紛表示,“黑暴”的本質就是反中亂港,必須堅決依法止暴制亂。“支持警隊強而有力的措施,才是解決問題所在。”黃鵬說,衷心期盼香港擺脫混亂局面,早日回到發展正軌上來,恢復往日安寧。(記者:趙博、石龍洪、趙瑞希、蔡馨逸、白瑜、劉歡、王婧媛)